魏碑十大经典(碑帖全集,值得收藏)

魏碑十大经典(碑帖全集,值得收藏)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统称,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四种。

魏碑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隋唐楷书有重要影响,有学者概括其称“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查隋唐西风。

《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书体为楷书,碑上无撰书人姓名,碑文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碑石现藏于山东曲阜汉魏碑碑刻陈列馆。

《张猛龙碑》的书体为正宗北碑书体,运笔刚健,方圆变化多端,既保留了《始平公》的旧貌,又比《始平公》更精美细腻,字体略长。结体端丽,已经是比较标准的楷书,有的笔画中甚至还有行书味道。

该碑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誉的作品,为精严雅正书风的代表,被誉为“魏碑第一”。

《张猛龙碑》高清图

《张黑女墓志》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北魏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刻,为魏墓志代表作。墓主人张玄,字黑(hè)女(rǔ),清朝时因避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称《张黑女墓志》。原石久失,清道光年间何绍基觅得原石原拓本。书风骏利疏朗,何绍基评为:'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何比肩《黑女》者。'

《张黑女墓志》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虽属正书,行笔却不像唐楷死板缺少变化,笔法中锋与侧缝兼用,刚柔相济。结字微扁,体含动势。既承北魏神韵,又开唐楷法则;既有北碑俊迈之气,又含南帖温文尔雅,堪称北碑之佼佼者,是魏墓志的代表作。

《张黑女墓志》高清图

《郑文公碑》

《郑文公碑》,又称《郑羲碑》,分为上、下两碑,故又称《郑羲上下碑》,上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下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使持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传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撰刻的摩崖刻石、楷书书法作品。

现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县天柱山,下碑在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东寒洞山。《郑文公碑》下碑有碑额,正书'荥阳郑文公之碑',二行七字。两碑文皆是记述郑道昭父亲郑羲的生平事迹。《郑文公碑》上碑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体势、行书的纵逸风姿和楷书的端庄,可谓集众体之长;下碑结体宽博宕逸,气势雄浑开张,其笔力矫健,结构新奇,气势磅礴,雄伟多姿。

康有为尤其推崇此碑,称它为北魏“圆笔之宗”。

《郑文公碑》高清图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爨龙颜碑》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此碑刻于南朝宋代大明二年(公元458年),碑文由爨道庆撰写,与《爨宝子碑》合称“二爨”。《爨龙颜碑》两面刻字,除了记墓主的身份信息之外,还记了爨氏的由来、家族世系、爨姓家族从河南入滇的过程以墓主的生平政绩等。该碑字为楷书体,但仍有隶书笔意;笔画多呈方棱,转折遒劲;时作细画,又透出雅逸之气;结体以方正为主,但仍求变化。整个碑书呈浑厚、雄健风貌,风格含韵于朴、寓巧于拙,在众多碑刻中不失独特面貌。

在康著《广艺舟双辑》中称其书法为南碑之冠、“神品第一”。

《爨龙颜碑》高清图

【1】宋故龙骧将军设镇蛮校尉宁

【2】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

【3】君讳龙颜字仕德,建宁同乐颛顼之玄胄,才

【4】子祝融只眇胤也,清源流而不滞,深根固而不

【5】倾,夏后之盛,敷陈五教,勳窿九土,纯化洽于千

【6】古,仁功播于万祀。故乃耀辉西岳,霸王郢楚,子

【7】文铭德于春秋,斑朗绍纵于季叶。阳九运否,蝉

【8】蜕河东,逍遥中原。班彪删定汉记,班固述修道

【9】训。爰暨汉末,采邑于爨,因氏族焉。姻娅媾于公

【10】族,振缨蕃乎王室。乃祖肃,魏尚书仆射,河南尹,

【11】位均九例,舒翮中朝。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树安

【12】九世,千柯繁茂,万叶云兴。乡望标于四姓,邈冠

【13】显于上京。瑛豪继体,于兹而美。祖,晋宁、建宁二

【14】郡太守,龙骧将军,宁州刺史。考,龙骧辅国将军

【15】八郡监军,晋宁、建宁二郡太守,追谥宁州刺史、

【16】邛都县侯。金紫累迹,朱黻充庭。君承尚书之玄

【17】孙,监军之令子也。容貌玮于时伦,贞操超于门

【18】友。温良冲挹,在家必闻。本州礼命主簿不就,三

【19】辟别驾从事史,正式当朝,靖拱端右。仁笃显于

【20】朝野,清名扇于遐迩。举义熙十年秀才,除郎中、

【21】相国西镇,迁南蛮府行参军,除试守建宁太守。

【22】剖符本邦,衣锦昼游。民歌其德,士咏其风。于是

【23】贯伍乡朝、本州司马、长史。而君素怀慷慨,志存

【24】远御,万国归阙,除散骑侍郎。进无烋容,退无愠

【25】色,忠诚简于帝心,芳风宣于天邑。除龙骧将军,

【26】试守晋宁太守,轺车钺斧,金章紫绶,綮戟幢盖,

【27】袭封邛都县侯。岁在壬申,百六遘衅,州土扰乱,

【28】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成寇场。君收合精锐五

【29】千之众,身伉矢石,扑碎千计,肃清边嵎。君南中

【30】磐石,人情归望,迁本号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

【31】宁州刺史、邛都县候。君姿英雄之高略,敦纯懿

【32】之弘度,独步南境,卓尔不群。虽子产之在郑,蔑

【33】以加焉。是以兰声既畅,福隆后嗣者矣。自非恺

【34】悌君子,孰能若斯也哉?昊天不吊,寝疾弥笃,享

【35】年六十一。岁在丙戌十二月上旬薨。黎庶痛悼,

【36】宋、夷伤怀,天朝远感,追赠中牢之馈也。故吏建

【37】宁赵次之,巴郡杜长子等仰怀仁德,永慕玄泽,

【38】刊石树碑,褒尚烋烈。其颂日:

【39】巍巍灵山,峻高迢遰。或跃在渆,龙飞紫闼。邈邈

【40】君候,天姿英哲。缙绅踵门,扬名四外。束帛戋戋,

【41】礼聘交会。优游南境,恩沾华裔。抚伺方岳,胜残

【42】去煞。悠哉明后,德重道融。绸缪七经,骞骞匪躬。

【43】凤翔京邑,曾闵比踪。如何不吊,遇此繁霜。良木

【44】摧枯,光辉潜藏。在三感慕,孝友哀伤。铭迩玄石,

【45】千载垂功。祖已甍背,考志存铭记。良愿不

【46】遂,奄然早终。嗣孙硕子等,友乎哀感,仰寻灵训,

【47】永慕高踪,控勒在三。仲秋七月,登山采石,树立

【48】玄碑,表殊勋於当世,流芳风於千代,故记之。

【49】宁州长子驎弘早终,次弟驎绍、次弟驎暄、次弟

【50】驎崇等建树此碑。大明二年岁在

【51】戊戌九月上旬壬子朔嗣孙硕瑞、硕才、硕繗、硕万、硕思、

【52】硕闾、硕罗、硕闼、硕俗等立。匠碑,府主簿益

【53】州杜苌子。文,建宁爨道庆作。

【54】府长史建宁爨道文,司马建宁爨

【55】德冺录事叅军武昌郡刘觐

【56】功曹叅军建宁孟庆伦仓曹叅军建宁

【57】爨硕登户曹叅军建宁周贤

【58】中兵叅军鴈门郡王令文以上上列前段府功曹建宁

【59】别驾建宁爨敬祖治中晋宁赵世

【60】伐主簿建宁爨德融

【61】主簿建宁孟叔明、西曹益宁杨琼

【62】子、西曹晋宁路雄

【63】鎭蛮长史建宁爨世明司马建宁爨顺

【64】靖、录事叅军建宁毛玮子

【65】功曹叅军朱提李融之仓曹叅军牂柯

【66】谢国子户曹叅军南广杨道育

【67】李延祖主簿建宁孟令孙

【68】主簿建宁孟顺德门下建宁爨连

【69】迫录事弋阳郡舒征

【70】西曹建宁周令活、户曹建宁陈世

【71】敬、省事安上舆稚圭

【72】书佐建宁孟罗、干张孙明

【73】录事孟林西曹刘道善

【74】户曹尹仲常记室张叔熬、朝直张世保

【75】麾下都督王道盈;彦头;文

【76】康;门下张寻录事万敬

【77】西曹尹开户曹来叔子、省事李道学

【78】书佐单仲、干盛庆子

《苏孝慈墓志》

《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大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太子左右卫率右庶子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诸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安公故苏使君之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刻于隋仁寿三年(六〇三)。清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夏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现存陕西蒲城县博物馆。

此墓志楷法成熟而工整,方中带圆,字体又小,兼有南帖之绵丽和北碑之峻整,集秀丽与雄劲于一身;书法结字谨严,用笔劲利,神采飞动,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是唐代欧阳询一派楷法的先驱。

由于墓志出土较晚,还以字迹清晰完好而著称,成为学习书法最佳范本,历来为人们所重。

《苏孝慈墓志》高清图片

《嵩高灵庙碑》

《嵩高灵庙碑》是刊刻于北魏年间的一方碑刻,全称为《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又称《嵩高灵庙碑》、《寇君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字体介于隶书与楷书之间,现藏于河南登封市中岳庙内。《中岳嵩高灵庙碑》碑阳文字记述了寇谦之修嵩岳新庙及宣扬道教之事,碑阴为7列题名。书法上,其字体古拙,多用方笔,风格高浑雄大,笔力苍古,行笔自然,风骨磊落,有些字画结体还存有浓厚的隶意。

书体隶正想杂,与《张迁碑》一脉相承;结体自由,用笔无拘无束,有拙朴意境。

《嵩高灵庙碑》高清图片

《华岳庙碑》

用笔高古:《华岳庙碑》《华山庙碑》,又名《华岳碑》,全称《汉西岳华山庙碑》,建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原碑位于陕西华阴县西岳华山庙,可惜的是刻石在明代嘉庆年间的一次地震中被毁,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的拓本。碑文书体属于隶书,蚕头雁尾随处可见;在用笔方面,装饰意味十分浓厚,波挑夸张而笔画斩钉截铁;另外篆、隶、楷各体夹杂,代表了此时期书法的新面貌。

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行距齐整,波磔秀美,历来受到学书者的喜爱和赞赏。

《华岳庙碑》高清图片

《太觉造像》

《太觉造像》,又称《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无造像纪年,依据其风格和所处位置,当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间,名列《龙门二十品》之中。

碑文具有典型的北魏碑刻风格,粗细有致,雄豪意气,铿锵有声,姿态矫健,厚重当属魏碑第一。

《太觉造像》高清图片

作为典型的厚重朴茂的魏碑风格,也正是大多数人喜欢魏碑的原因所在。此碑以方笔为主,笔画虽紧凑,却气息流畅。

通篇字势体态雄强中不乏柔美,古雅而奔放。练习这碑,怕是真能强心健体了。

附,释文:

大觉去尘,有生谓绝,寻处刊形,则应合无方,升峰由源,思果依本,是以比丘道匠,住与妙因。今悟尽性,竭已成心,造像六区。上为皇道更隆,三宝无点,愿师僧父母,魂与神游,宿与慈会,身终百六,视绝三涂,动不远于如来。有气者咸资来业。

《元怀墓志》

端庄隽美:《元怀墓志》《元怀墓志》公元517年(北魏熙平二年八月)刻。1925年河南洛阳张羊村出土,原石现藏河南博物院。该志书刻精妙,字口清晰中新,便于临摹学习,是初学'魏碑'书体的较好范本。《元怀墓志》的艺术水平在众多魏碑书法中,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一种,其用笔秀劲圆润,结构宽博端庄,布局疏朗,文字端庄而灵动,属于较为标准的魏碑字体,曾被称为魏碑的'馆阁体',为楷书之典则。

《元怀墓志》高清图片

《始平公造像记》

饱满刚健:《始平公造像记》《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是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写的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一,石刻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书体为楷书,为'龙门四品'和'龙门二十品'之一。《始平公造像记》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夫造佛像的缘由及愿望。此石刻已泯尽隶书痕迹,既有汉晋雍容方正之态,又具北方少数民族'金戈铁马'粗犷强悍之神,书法雄重遒密,端庄流逸,具龙震虎威之势,富有阳刚之美。

整篇石刻点画厚重饱满,结体扁方紧密,锋芒毕露,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被推为“魏碑方笔刚健风格的代表”。

《始平公造像记》高清图片

🎀 相关推荐

为什么绝大多数每天上班的人,过得像行尸走肉一样?
offer求比较:pdd,虎牙,华为
🎯 best365足球

offer求比较:pdd,虎牙,华为

📅 07-12 👀 4807
基本字义解释
🎯 best365足球

基本字义解释

📅 08-04 👀 8823